拉萨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工作:社区居民有了「健康管家」

图为近日 ,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举行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 。记者格桑伦珠摄

「因为我下肢瘫痪,又患有癫痫,家里只有我和年迈的母亲。每次去医院做产前检查都要请人把我从四楼抬到一楼,实在是非常不方便。当得知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医生会到家里帮我做产检时,通过社区居委会联系了医生。医生们到家里为我做了产检,我和宝宝享受到了VIP的待遇,更重要的是母亲再也不用为我做产检的事而操心了。」拉萨市城关区沖赛康社区孕产妇玉珍高兴地说。

自拉萨市率先在全区推行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以来,为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提供了有针对性、防治结合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我有高血糖和高血压,以前每次检查都要去大医院,来回就要半天时间。自从我们家和八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签订了家庭式签约服务后,只要一个电话,医生就会到家里帮我测量血压、做B超检查等。为我们患者节约了许多时间,减少了病痛,我要给门巴(医生们)点100个赞」。拉萨市城关区夏萨苏社区76岁赤列老人说道。

健康守护者——

为群众「保驾护航」

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是以村级医生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 ,通过责任制服务的形式,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建立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制度 ,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以家庭医生形式,围绕家庭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逐步实现「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真正承担起辖区农牧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

据拉萨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拉萨市被列入全国270个分级诊疗试点城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区开展。目前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已初步形成。「在签约服务中,我们对服务内容和条件,以及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等都进行了明确,目前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了98%。」

「绿色通道」——

确保高效双向转诊

「实在是太感谢,八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医生们,要不是她们常到家里为我做产前检查,我和儿子肯定没命了」拉萨市城关区八廓办事处辖区产妇巴帝激动地说道。

巴帝是一名残疾孕产妇,当八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医生入户为她做产前检查时,查出她患有妊高症 ,对其本身和胎儿都具有威胁,医生立刻给她开了转诊单,将她安排到了拉萨市人民医院,之后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母子健康。

拉萨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在双向转诊上,我们在前期市县两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比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县级医院难以处理的危重症病例将通过『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转入市级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和拉萨市妇幼保健院),市级医院为县级医院转诊患者提供组织会诊、协调处理住院事宜等服务。市级医院康复期、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也将及时转往县级医院。」

一个电话——

健康服务送到家

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 ,以辖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障人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为重点服务对象。签约后,居民群众可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健康评估、转诊等服务。有需要时,只要一个电话,村医就会上门提供诊疗服务 。村医与村民直接签约,实质上是对原有基本卫生服务内容的深度延伸,在这种家庭健康医生服务新模式下 ,村医的工作内容「一张协议」简单明了,通过更加主动地上门诊疗服务方式,把健康常识和防病知识送进居民群众家中 。

在村医家庭式签约服务模式中,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家庭责任医生提供基层首诊、预约会诊、双向转诊等系列医疗服务:签约居民群众可通过电话等方式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家庭责任医生进行健康谘询,并预约基层就诊时间或由家庭责任医生根据病情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对需要转诊至乡级医院治疗的患者,家庭医生协调联系。

「社区里许多年轻人都在外工作,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签约后居民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老人们哪里不舒服了,打个电话就能找来医生看病,基本就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八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道。(记者央金)